孟宾于

后晋时期的诗人
孟宾于,字国仪,号玉峰叟(《江南野录》卷八),连州
今属广东阳山县)人。少时即写所作诗百余篇,名为《金[áo]集》(已佚),送给李若虚侍郎。李采录他的好诗,让他带到洛阳献给达官,因此声誉大起。后晋天福九年(九四四)进士王禹称《孟水部诗集序》)。曾受孟氏辟,为零陵从事。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系述》)。年八十三卒。有。《南唐书》卷二三有传。

人物经历

自少聪颖,力学不倦。少时父亲因家庭贫困,又唯有宾于一个儿子,料日后生计艰难,便于壁上题诗曰:“他家养儿三四五,我家养儿独且苦。”宾于从乡塾读书归来见之,提笔续诗云:“众星不如孤月明,牛羊满山畏独虎。”父亲对儿子的远大抱负深感安慰。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宾于登进士第。后仕湖南江南历县令、水部员外郎。宾于能诗,有盛唐风范,作《公子行》云:“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cōng]驰处麦青青。”工部侍郎李若虚观察[yuán]湘,宾于以诗数百篇,号《金鳌集》献之,李大为赞赏,于是摘录数联,驰书献与朝廷,引起声誉蔼然。孟宾于好友、同年进士李昉已在宋廷任翰林学士,而宾于犹为南唐郎官,李寄宾于以诗:“幼携书剑别湘潭,金榜标名第十三。昔日名声喧洛下,只今诗价满江南。”盖惋惜其不显荣也。孟宾于后隐居于玉笥山(今湖南[]罗),自称“群玉峰叟”。江南平定后,宾于归老于保安乡下,终年87岁。其墓在保安静福山虎头峰。[1]

人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