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城县

须城县
须城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县名,其行政区域的治所最初位于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该县历经多个朝代的变迁,最终在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被撤销,并并入东平州

历史沿革

须城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23年(后唐同光元年),当时将须昌县更名为须城县,隶属于郓州治。997年(宋至道三年),京东西路安抚使司设于须城,须城县成为路州治所。1000年(宋咸平三年),由于黄河决口导致郓州城被水淹没,郓州及须城县城迁移至五陵山前五里平原,即今山东东平州城所在地。1119年(宋宣和元年),郓州被改为东平府,须城县成为东平府的治所。元代时期,须城县成为东平路的治所。明朝初年,须城县继续作为东平府的治所。1375年(明洪武八年),东平府降为州,须城县被撤销并入东平州

自然地理

须城县的原治所位于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由于历史上黄河决口的原因,须城县的治所曾迁移至今东平县城西北的五陵山前五里平原处。须城县的旧址现已成为东平县的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