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派

京昆小生流派
俞派是清末业余昆曲唱家俞粟庐创立,后由其子俞振飞承继衣钵于艺事,更作全面的发展而成的昆曲、京剧小生艺术流派。俞振飞[1]是近代中国戏曲领域的一位杰出代表,在京昆艺术实践、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俞派艺术,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艺术特色

俞粟庐继承叶怀庭的唱法,并以深厚的文学造诣,追随韩华卿研习叶氏唱法近十年,复遍访南北著名曲社、曲家,交流探讨。研究昆曲的吐字、发音、运气、行腔种种理论和技巧,对唱曲艺术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昆曲保存社同人所撰跋文概括其唱法特点是:其度曲也,出字重、转腔婉,结响沉而不浮,运气敛而不促,凡夫阴阳清浊口诀唱诀,靡不妙造自然。由于俞栗庐是继承和发扬魏良辅、叶怀庭一脉唱口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江南曲圣。[2]
嗣后,俞振飞毕生致力于弘扬家学、并拜京朝派艺术家程继先为师,对昆曲须遵中州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发展了俞派唱腔。俞派唱法于数十年间得到了南北曲界普遍的认同。
俞振飞天赋佳嗓,唱曲时注重“字、音、气、节”,创造了讲究声律、韵味的唱法,对京剧小生的唱法、念白、咬字、用气、运嗓,都有独特的追求,形成儒雅、秀逸,富于书卷气的表演风格。他精通诗词书画,擅长吹笛,在笛风、指法、随腔运气方面有很高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