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逊

北宋政治人物、诗人
张士逊(964年—1049年),字顺之,阴城(今湖北老河口)人,一说故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人。北宋政治人物、诗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举进士第,为均州郧乡县(今湖北[yún]县)主簿,除射洪(今属四川)令,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康定元年(1040)拜太傅,封邓国公(今河南邓县一带)致仕。皇祐元年(1049)卒,年八十六,谥文懿。张士逊曾经活跃于北宋政坛,在真宗仁宗二朝三次拜相。

人物简介

张士逊 (964-1049) ,字顺之,阴城 (今湖北老河口市 )人。北宋诗人,政坛著名人物。太宗淳化三年 (992年)举进士,由均州 (今湖北丹江口市 )郧乡县 (今湖北郧县 )主簿,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康定元年 (1040)拜太傅,封邓国 (今河南邓县一带)公致仕。皇祐元年 (1049)卒,年八十六,谥文懿。张士逊是我国北宋政治舞台上有一定影响的历史人物,与陈尧佐范仲淹等著名文人、政坛人物都有很深的交往。他少年父母俱亡,因家贫读书于均州武当山下,晚年致仕又归游故地。言及张士逊的政治地位。还主要在于他在宋真宗仁宗二朝为宋廷三次拜相。张士逊为人笃厚,政事严谨,在官僚阶层中有足够的影响力,为宋廷所重视。
祖父名裕,曾主管阴城(今老河口市)盐务,遂移家于此。士逊出生百天始啼哭,乡人皆奇之。淳化中(约公元992年)举进士;任郧乡主簿(文书)。后调射洪(今四川省辖县)县令。转运使调逊治[](今四川省三台县),百姓闻知,挽留,不得去,又还射洪。安抚使到梓州(府署在三台),问下属:“官吏谁有才能?”知州张雍即答:“射洪令,第一也。”后改任襄阳县令。以宽厚得民,闻名朝野。
翰林学士举荐士逊为监察御史,因改革贡举(考试)办法,受到真宗赵恒)赏识,拔为江南转运使、侍御史,督广东河北一带粮政。以粮贷放贫民,公私均获利,受到人们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