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马拉雅鱼龙属-抖音百科
喜马拉雅鱼龙属(属名:Himalayasaurus)是种已灭绝的海生爬行动物,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化石发现于中国西藏聂拉木。可推测喜马拉雅鱼龙可能属于萨斯特鱼龙科,这科包含数个三叠纪的大型鱼龙类。 形态特征
喜马拉雅鱼龙是种大型鱼龙类,身长被估计约15米长,体重30-50吨。其牙齿带有锐利切割边缘,其身体呈纺锤形,外形似鱼或海豚。颈不明显,皮肤裸出,背上有1个脂鳍。四肢变成鳍脚,适于海洋中游泳,嘴长突出,牙齿锐利,多达200个。性凶猛,主要以海洋鱼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卵胎生。喜马拉雅鱼龙的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地质板块理论。化石的被发现,证明被称为“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地区,于2亿多年前曾是鱼龙出没的一片汪洋大海。颈部消失,长而尖的头部与身体连成了一条线。肩部以后最为宽阔,然后向尾部缩小。尾鳍呈竖立的月牙状。吻部细长,口中长满了又大又尖的牙齿。眼睛大而圆,视觉及听觉良好。鱼龙是当时凶猛的海洋动物,食物为海生鱼类及其他海洋动物,谁也不知道鱼龙是怎样从陆地返回大海的。 由来
今日的喜马拉雅山白雪皑皑,异峰突起,山麓地带则森林茂密,郁郁葱葱。但在1.8亿年前,那里却是波涛汹涌、一望无际的海洋,与欧洲的古地中海相通,名为古喜马拉雅海。20世纪50年代,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青藏高原的珠峰脚下聂拉木县海拔4000多米处,发 现了一些大型鱼龙的化石,定名为西藏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已经被古代洋流冲得支离破碎,乱作一团,估计其原始长度可达10米以上。这些化石充分证明了今天的世界屋脊在距今2.1亿年前曾经是浩瀚的热带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