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熙载-抖音百科
刘熙载(1813年2月25日—1881年3月2日),清代文学家。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广东学政。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多年。他是我国十九世纪时期的一位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被称为“东方黑格尔”。[1][2][3] 生平介绍
刘熙载出生于一个“世以耕读传家”的清寒知识分子家庭。父松龄,字鹤与,监生,是个闲居乡里的“隐君子”。熙载生数岁,父于与言时许其趣尚曰:“是子可以人道,殆[dài]少欲而能思者 也。”(寤崖子传)“十岁丧父,哭踊如礼。”(清史稿儒林传)数年复丧母。“少孤贫,力学笃行,读书睹指识微,约言孱守。”(清代七百名人传)道光十九年(1839年),熙载二十七岁,乡试中举。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熙载三十二岁,中进士,以文章与书法均优,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咸丰三年(1853年,皇帝召对称旨,旋奉命入值上书房,为诸王师。“久之,上见其气体充盈,蚤暮无倦容,问所养,对以闭户读书,上嘉焉,书‘性静情逸’四大字赐之。二俞樾左春坊左中允刘君墓碑》咸丰六年(1856年》,年终考绩,二乐察,公名在一等,记名以道府用”(萧穆刘融斋中允别传》,”不乐为吏,请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