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石

主产于山东曲阜市的泥质石灰岩
尼山石,为呈蓝灰、土黄、姜黄色的泥质石灰岩,因产于曲阜城东南约30公里的孔子诞生地“尼山”文德林而行名。

简介

尼山石,其原有的具体产地在尼山孔庙北的砚台沟,惟此地的砚石已极不易得。用访石制成的砚台称“尼山石砚”或“尼山砚”。据《清一统志》记载:“尼山石砚,出曲阜县尼山,文理精腻,亦称雅品。”又据清乾隆年间候船订的《曲阜县志》记载:“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色黄,可以为砚。得之不易,近无用者。”
假的尼山石——天景石,也被人冒充叫做尼山石。它原产出于鲁东南地区蒙山支脉之间,早期主要产于曲阜城东南20公里处的尼山,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沂蒙山区费县城南的天井汪村又发现类似之石,现已经被当地村民挖掘枯竭。天景石,又称尼山石。虽倍受青睐,但因产出少,故鲜为人知。况传世不多,历史上曾一度绝产绝传,乾隆年以后不再采制,使这一名石被埋没多年。因清代原产于曲阜尼山而得名。80年代末 又于费县城南天井汪村再度发现,取天井谐名为天景石,现已经被当地村民挖掘枯竭。该石块体独立,最大厚度约15厘米,多嵌于山腰数十米厚的石灰岩夹层中,储量稀少,其开采需凿山挖洞,取之不易。块体独立,质地细腻,最大厚度15厘米,经地质学家初步考证,属第四系沉积岩类。储量的稀少,采挖的难度,纹理的奇特,决定了它们价值的昂贵。
尼山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