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黄草

中草药
1
4
赶黄草又名扯根菜、水泽兰、水杨柳,[4]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1]是虎耳草科植物扯根菜(Penthonmm ch inense Pursh)的干燥地上部分。[3]赶黄草为传统苗药[2]
赶黄草为茎叶混合的段。茎呈圆柱状,表面黄红色或绿色,具纤维性,切面黄白色至黄褐色,中空。叶多破碎,黄绿色、灰绿色或黄红色。花黄绿色,无花瓣。[3]其生于河坎溪边湿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南。[5]其中乌蒙山区四川古蔺县为赶黄草种植的主产区之一。[6]赶黄草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是苗族民间治疗肝病的经验方,苗族人世代习用,称之为“神仙草[7]。用于黄疸、水肿、跌打损伤、肿痛,[1]长期以来主要用于治疗酒精以及药物导致的肝损伤[2]
赶黄草富含总黄酮槲皮素没食子酸等多种护肝、保肝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第4号公告中,赶黄草被列入新食品原料,用于泡饮。[8]2022年,国家卫健委将其使用范围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饮料。[9]

来源

药物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