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甫路-抖音百科
第十甫路(Dìshífǔ Lù),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1],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东起文昌南路,接下九路,西至宝华路口,连恩宁路。历史上曾被称为第十甫街,1926年正式定名为第十甫路。20世纪后,第十甫路与上九路、下九路共同构成了著名的西关风情商业街。2005年,第十甫路被辟为商业步行街。2023年1月,被列入《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 历史沿革
据传,在清朝初期,平南王尚可喜率军攻占广州期间,遭遇当地居民的抵抗,尤其是在龙眼洞地区损失严重。为了泄愤,尚可喜计划实施为期三天的大规模屠杀,自西门开始,连续杀害十八铺路的人群。一位名叫王湘泉的幕僚得知这一消息后,担心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于是想到了用“甫”代替“铺”,以此减少不必要的杀戮。他在一夜之间制作并竖立了标有“第一甫”至“第十八甫”的木牌,成功阻止了清兵的滥杀行为。后来,为了避免暴露,人们悄悄抹去了木牌上的“铺”字旁的金部首,使“铺”变成了“甫”,从而形成了如今西关一带带有“甫”字的地名序列。 自然地理
第十甫路位于广州荔湾区。它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河网地带,地势较为平坦。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平均气温在 21℃左右,年降水量丰富,约为 1600 毫米至 1900 毫米。夏季常受台风等热带气旋影响带来强降水和大风天气。周边河涌纵横,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为当地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水源条件。第十甫路紧邻上下九步行街等商业繁华区域,商业的繁荣也带动了周边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形成了一个交通便捷、商业气息浓厚的地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