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口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陆路与铁路综合性口岸
1
4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境内,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界以霍尔果斯河为界,是集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光缆、邮件“六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和综合性多功能口岸,包括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和霍尔果斯铁路口岸,[3][4]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为齐全的一类陆路公路口岸,[4]地处东经80°29′,北纬44°14′。[1]是中国一类陆路口岸,是连接亚欧大陆的口岸,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大的陆路与铁路综合性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哈两国陆路贸易、物流、人员往来的核心通道。[5][6]
同治年间,中俄划界后,霍尔果斯口岸成为边境哨卡,旧称尼堪卡。[7]1851年8月6日,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两国商人正式开展了民间贸易。[8][9]1917 年,十月革命爆发,民国政府关闭了口岸。1920 年,中苏签订了《伊犁临时局部通商章程》,霍尔果斯口岸恢复开放。[8][9]新中国建立后,尼堪卡正式改称霍尔果斯口岸,双方的对外贸易已完全国有化。[10][7]1962年,中苏关系交恶,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额急剧减少,1967年,霍尔果斯口岸基本上呈关闭状态。[10][7]1983年11月,霍尔果斯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恢复开放。[11]2006年,中哈两国共同设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12]2012年,正式封关运营的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国际合作中心是世界上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13]2018年9月27日,霍尔果斯南部联检区——第六代国门正式启用。[13]2023年11月25日,伊朗塔吉克斯坦代表团赴霍尔果斯口岸国门景点参观。[14]
2023年1至9月,霍尔果斯海关监管进出口货运量3108.4万吨,同比增长2%。[15]霍尔果斯充分发挥口岸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辐射效应,创新打造“开放+帮扶”互动新平台,借助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保障新疆特色农产品从口岸顺利出口,走向国际市场,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16]

历史沿革

汉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