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共冲突-抖音百科
国共冲突指得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共军队为接受日本投降和抢夺地盘而发生的军事战争。主要由上党战役、平绥战役、平汉战役、津浦战役以及山海关阻击战组成。这些战役大部分均是因为国民政府军北上或抢占军事要点准备受降,中共军队发起进攻引发;同时,当年华北地区南北纵向铁路(主干线津浦,平汉等)遭到中共全面破坏。国府东北行营南迁后,苏联态度变好,对中共军队则提出了撤离铁路线的要求。中共不得不改变部署,要求把长春铁 路线让出,迅速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基础。 过程
日本投降之时,中共发放七道命令,要求部队全速推进,争取接受日军伪军投降。此时国民政府也电令中共军队原地驻防待命,勿再擅自行动为要。中共则坚决反对此命令,发电报驳斥。受降问题迟迟不得解决,国共冲突时有耳闻。而在此时,苏联红军占领东北,中共密令彭真,要求“目前我党对东北的任务,就是要迅速的,坚决的争取东北” 。鉴于中共需大量抽调干部前往东北,周恩来主动在民国三十四(1945)年九月十五日提出把中共在南方的部队驻地缩编。这样“既可巩固北方的解放区,又可使这些部队在内战一发生后,不致孤悬敌后,被敌人吃掉,同时对谈判也有好处” 。有观点认为,由此说法可见中共一直在准备应对内战。 民国三十四(1945)年八月中旬以来,蒋介石就命令国军沿平绥、同蒲、平汉、津浦等铁路,向华北推进受降。其中,傅作义部队则沿平汉线已逼近张家口。为了延迟国军向华北和东北推进,中共除全面破坏华北纵向铁路外,另命刘伯承、邓小平率部发起上党战役,晋察冀军区举行了平绥战役阻止国军北上。 九月十九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中共军队在全国的战略方针是“向南防御向北发展”。此指示的含义是,向南防御就是打击和阻止国军向北推进接受日军投降,因此中共在华北大规模破坏主要的铁路交通线。向北发展就是完全控制察哈尔,热河,发展和控制东北。此时中共陆续派遣十名中央委员(含四名政治局委员),二万名干部,十一万大军挺进东北,刘少奇还特意嘱咐,派往东北的干部不要带武器,一律穿便装,打扮成劳工模样,“你们要赶快去抢劫。十月十一日,刚从重庆签署和平协议返回延安的毛泽东更订下完全占领东北的详细计划,“首先保卫辽宁,安东,然后掌握全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