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仇英-抖音百科
仇英(约1505年~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1],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3],明代画家,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吴门四家”[4]。 仇英出身寒门,幼年失学,曾习漆工[3],后改学绘画[1],因不擅诗书,其画作极少题跋[5]。仇英移居苏州后得识文徵明,并拜周臣为师,主宗南宋“院体”,形成以严谨劲利为主调的艺术风格。中年时期,仇英画名渐起,经常受到富商和收藏家邀请至家中作画[1]。仇英的艺术成熟期大致在嘉靖十年(1531年)至三十年(公元1551年)[3];嘉靖十六年(1537年),仇英受昆山鉴藏家周凤来的邀请,在其家中作画六年;此后至嘉兴收藏家项元汴家中作画十余年,期间广泛接触、观摩和临摹古代名迹。晚年,仇英与文徵明父子及其门生交往较为密切,其作品吸取“吴派”文人画之长[1]。仇英的传世作品有《桐阴清话图》轴、《右军书扇图》轴、《柳下眠琴图》轴、《人物故事图册》《捣衣图》轴、《松溪横笛图》轴、《清明上河图》卷、《桃源仙境图》轴等[6]。 仇英擅长绘画临摹山水、花鸟、楼阁、人物等,曾师承赵伯驹和南宋“院体”画[2];其山水画多为表现评论士大夫林泉诗酒生活以及自然景色;其界画采用前人直笔界尺画线和青绿重彩的技法,对丹楼朱阁加以精绘妙制,工整细密、华丽端庄[3];其人物画以工笔重彩为主,尤善仕女,有“仇派”仕女之称。仇英的作品雅俗共赏,对传统的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有重大的发展[1]。董其昌曾评价仇英,“仇实父是赵伯驹后身,即文、沈亦未尽其法”,并认为仇英是赵伯驹、赵伯骕之后五百年来青绿山水画的一代名家[3]。 人物生平
漆工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