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朋来

熊朋来
熊朋来,字与可,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南宋咸淳甲戌(1274)年进士。宋亡后,隐居乡里,传授儒学。曾任福建庐陵(江西吉水县东北)两郡教授,“所至,考古篆[zhòu]文字,调律吕,协歌诗,以兴雅乐,制器定辞,必则古式”(《元史·儒学传》)。又常鼓瑟而歌以自乐,为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和音乐家。

生平

熊朋来为人颇有志气,他面对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在宋亡以后,他不肯到元廷作官,情愿当个郡学教授,抚瑟歌诗,用以寄托自己的情志。他认为,诗歌之所以能感人,不仅在歌词,还要靠“声音”(曲调)。

主要贡献

他不满足于前代所传的“诗旧谱”,在教学之暇,选取《诗经》中的古诗,重新谱写了20多首新曲,命为“诗新谱”,收在他编的《瑟谱》一书内。该书记载了宋末元初鼓瑟之法,并为后世提供了大量的曲谱资料。据说该书里的3个曲子,因民族感情过分明显,“寓歌哭之意”,而未能刊印传世。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