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匿才(?—1930),又名卢义才,红军早期领导干部。[1][2]
卢匿才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到苏联学习。1929年他回国后,由中共中央派到红五军工作。1930年,卢匿才任红五军第五纵队政治委员兼中共第五纵队委员会书记,红八军参谋长兼第二纵队纵队长、第四师师长,并参加了攻克平江、岳阳和长沙等战斗。1930年红一方面军进攻长沙时,卢匿才因反对冒险进攻中心城市,被指责为“按兵不动”,遂以“托派”嫌疑遭枪杀。[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卢匿才的遭遇被认为是错杀。[1]
人物生平
大革命时期,卢匿才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入冯玉祥部西北军干部学校学习。1926年,卢匿才被选派赴苏联入基辅红军军官学校学习,与郭化若是同学。1929年,卢匿才毕业后回国到上海。不久派到红五军,抵达湖北阳新,担任红五军第五纵队大队党代表。[1][3]
1930年夏,卢匿才担任纵队政治委员兼中共纵委书记。5月3日同纵队李灿率第五纵队到湖南平江长寿街与红五军军部会合。在同彭德怀军长个别谈话时,讲“托洛茨基有天才,斯大林要手段”等错误。6月下旬成立红三军团时,第五纵队扩编成立红八军,卢匿才改任军参谋长兼第二纵队纵队长,率部参加平江战役和攻占长沙城战役。7月底攻打长沙途中红八军第一纵队纵队长陈毅安阵亡,军政治委员邓乾元任命卢匿才兼第一纵队纵队长。8月中旬从长沙城退出返回平江,纵队改为师,卢匿才任红八军第四师师长,仍兼军参谋长。不久率部参加第二次会攻长沙战役。在第一次总攻击过程,因卢匿才反对冒险进攻,被指责为“按兵不动”,并以“托派”嫌疑为由遭枪决。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卢匿才的遭遇被认为是错杀。[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