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宣王(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340年),芈姓,熊氏,名良夫,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肃王之弟,楚威王之父,公元前369年―公元前340年在位。[1][2]
楚宣王之兄楚肃王无子,因此楚宣王继任为楚国国君。即位后,楚宣王任用昭奚恤和景舍,带兵百万,使楚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楚宣王十六年(公元前354年),魏、宋、卫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在齐军救赵国之时,楚宣王用景舍的谋略,派兵救援赵国,夺取赵国部分领地,并乘秦、韩、魏、赵、齐相互攻伐之际,遣楚军西进,侵入巴境,占领汉中以南地域。楚宣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4年),楚国的附庸国陈国和蔡国背叛楚国,附庸于北方的魏国。次年,楚宣王派兵灭掉陈国和蔡国。楚宣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楚宣王逝世,其子楚威王熊商即位。[1][2] 人物生平
楚宣王熊良夫是楚悼王之子,约生于䣙郢。[3][4] 楚宣王七年(前363年),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