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和(1887~1955),中国评书演员,北京人,原籍浙江绍兴,原名建谷,后改固本,字兰亭,其父为清朝庆王府厨师。他少时参加过义和团,干过多种杂役,后在庆王府膳房助厨,工余时常听评书,尤其对张致兰说的《聊斋志异》着迷,常常私自揣摩领略。民国元年(1912),他正式拜张致兰为师,学说《聊斋》,民国十一年正式下海。[1]他在北京天桥福海居茶馆、东四 五条“大鸽子”书馆等处表演评书,并得到当时观众尤其是梨园界名家的认可。陈士和最终成为了一名天津演员,并成为天津评书重要的一支流派。[2] 人物生平
解放前经历
陈士和少时曾在某王府帮厨,[1]酷爱评书,耳濡目染听了很多前辈名家的评书。
1912年,他正式拜张智兰为师,学说《聊斋》。[1]陈士和继承了其衣钵,并博采众家之长,在张智兰的讲述为基础上,变坐谈今古式讲说为现身说法式的演说,以爱憎分明的感情、渊博的社会知识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对故事进行了再度创作,在说书艺术上亦形成了新的流派。曾在北京天桥福海居茶馆、东四五条“大鸽子”书馆等处表演评书,并得到当时观众尤其是梨园界名家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