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科

唇形目下一科植物的统称
木樨科学名为:Oleaceae)为木兰纲(Magnoliopsida)唇形目(Lamiales)下的一科植物[1]。截至2023年12月统计数据,该科共有28个属700多个种组成[3]。木樨科植物广泛分布热带温带地区,亚洲地区种类尤为丰富[2]。在中国有12属,共有229种[1],南北各地均有分布[2]。木樨科植物可生长温带和热带地区的山谷、林缘、河边等区域,亦可生长在海拔200-3300m的山坡[4]。大多喜光,稍微耐阴;喜欢温暖湿润气候,比较耐寒;喜湿耐涝,也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碱性中性或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长[4]
木樨科植物常为乔木,直立或藤状灌木。叶对生,也有互生或轮生,单叶、三出复叶或羽状复叶[5]。花辐射对称,常为两性花,雌雄同株、异株或杂性异株,通常为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2]。果为翅果、蒴果核果浆果或浆果状核果;种子具胚乳或无胚乳[5]
木樨科中有许多重要的药用植物、香料植物、油料植物以及经济树种。木樨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果实可入药,其味苦,性微寒,主治风热感冒等疾病[6]女贞Ligustrum lucidum)的干燥果实可入药,味甘、苦,性凉,主治肝肾阴虚等疾病[7]木樨Osmanthus fragrans Lour.,俗名桂花)、茉莉花Jasminum sambac (L.) Aiton)以及各种丁香属Syringa)的植物,既是提取香精、配制高级香料的原料,又是重要的观赏树种。有些梣属的种类可放养白蜡虫,提取白蜡供工业用,有些为建筑用材树种,也有的为防护林带的造林树种。木樨榄Olea europaea,别名油橄榄)的果实榨油供食用,也可制作蜜饯[5]木樨科植物也常在中国园林绿化中被用作行道树、园景树或庭院树,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扮演者重要角色[8]
由于木樨科植物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部分木樨科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甚至部分树种已经濒临灭绝。[8]木樨科植物有部分种被列入世界保护名录中,如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该科共收录288种植物[9],如梣属中共收录52种,其中美国白梣Fraxinus americana)、Blue Ash(Fraxinus quadrangulata)等5种被评估为极危(CR)物种,Carolina Ash(Fraxinus caroliniana)等5种被评估为濒危(EN)物种,Fraxinus baroniana被评估为易危(VU)物种,Common Ash(Fraxinus excelsior)等3种被评估为近危(NT)物种[10]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天山梣Fraxinus sogdiana)、毛柄木樨Osmanthus pubipedicellatus)、毛木樨Osmanthus venosus)等4个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均为二级保护植物[11]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