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寺

中国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
太常寺是指中国古代专职祭祀礼乐的部门,[1]是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太常寺的主要的职能是祭祀、礼乐、郊庙、社稷、坛[wěi]、陵寝之事,相当于现在的重要的国家级别的典礼仪式的策划与统筹。[2]
太常寺可追溯到周朝,当时主掌“邦礼”的官员称为宗伯[3]秦代改为奉常,为九卿之一。[1]汉代初年取“盛太常存”之意改为太常,建安中改为“奉常”。隋称太常,唐神龙初又恢复太常之称,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3][1]

简介

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秦时称奉常。汉景帝六年 (公元前151年)改称太常(《汉书·百官公卿表》)。汉以后改称太常寺、太常礼乐官等。《隋书·百官志》:“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历代大体相同。太常的主管官员称太常卿。太常卿下属职官与音乐密切相关的为太常博士,协律都尉(校尉),太乐署的令、丞,以及汉以后建置的鼓吹署令、丞,清商署(部)的令或丞等。与礼乐仪制有关的官员为太常博士,或称太乐祭酒、太乐博士。兼及乐制和历算的官员。视地位高低称协律都尉(校尉)、协律中郎将、协律郎、雅乐部、钟律令、钟律郎等。其中的协律都尉、钟律令常常就是太乐令。太常所属个署、局、部的分并关系,因朝代和主管。

职位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