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项羽、刘邦推翻秦王朝的一次重要战争
项羽刘邦灭秦之战,是指前208年-前206年,由复国的楚怀王熊心派遣刘邦、项羽等人率领楚军攻灭秦朝的一次重要战役。[1][3][4][5][2][6][7][8][9]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在沛(今江苏沛县)起兵响应。前207年2月,破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接着,挥师南下,攻占[yǐng]川郡(今河南禹县、许昌一带)。洛阳东部一战失利后,刘邦便放弃夺取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一带)的计划,改变由函谷关西进的企图,乘项羽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牵制秦军主力、关内空虚之机,绕道南阳郡,经武关(今陕西商洛丹凤)、绕峣关(今陕西西安蓝田)于篑山,攻破蓝田,入咸阳,迫使子婴投降,灭亡了秦朝[1][3][4][5][2][6][7][8][9]

战役背景

二年闰九月,章邯击败赵军,攻占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赵王歇、赵相张耳信都(今河北邢台市)退守巨鹿城。章邯以王离部20万人包围巨鹿,自率20万人屯兵巨鹿南之棘原,修甬道(两侧有土墙的通道)补给王离军。赵将陈余张敖、燕将臧荼、齐相田都等先后率军令巨鹿外围救赵,但畏惧秦军,不敢出战。巨鹿守军兵疲食少,危在旦夕。赵王歇遣使求救于楚军。为避免反秦武装力量被各个击破,楚怀王宋义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率5万楚军北上救赵。三年十月,楚军兵抵安阳(今河南安阳市),宋义驻兵46日不进,企图坐观秦赵相斗,待其两败俱伤,然后取之。项羽一再建议立即渡漳河救赵,内外夹击,以破秦;否则以秦之强,必灭新造之赵。宋义不听,下令军中,不从命者皆斩,每天饮酒高会;而军无见粮,士卒以芋菽为食。项羽出于义愤,于十一月,斩杀宋义。楚怀王改命项羽为上将军。十二月,项羽遣蒲将军率2万人,首先渡过漳河救赵击秦,小胜。随后,项羽亲率主力渡过漳水,下令烧毁军营,破釜沉舟,每人只带三日粮,以示誓死决战的决心。至巨鹿城外,将王离军围困。章邯率军迎救,被楚军击退。项羽身先士卒,率楚军连续攻击,九战九捷。诸侯军及城内赵军,亦乘楚军之威,进攻秦军,俘秦大将王离,杀副将苏角涉间自焚。义军破王离,解巨鹿之围。诸侯共尊项羽为上将军[5][1][3][4][2][6][7][8]

战役起因

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