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科学院(英文名:Academia Europaea)[7],又称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成立于1988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2],是欧洲多国科学部长共同倡导创立,是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个代表欧洲国家最高学术水平国家科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包括东、西欧国家的国际科学组织。[8]欧洲科学院的学科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等4大领域,分设23个学部,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2] 欧洲科学院是一个正常运作的欧洲人文、文学和科学学院,由个人成员组成,截止至2023年8月,欧洲科学院拥有5362名成员[9],其中包括八十七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院的成员主要是科学家和学者,包括来自物理科学和技术、生物科学和医学、数学、文学和人文学科、社会和认知科学、经济学和法律领域的领先专家,他们共同致力于促进学习、教育和研究。[10]
欧洲科学院的目的是在世界任何地方推进和传播人文、法律、经济、社会和政治科学、数学、医学以及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所有分支的学术成果,以造福公众并促进所有年龄段的公众教育。同时,欧洲科学院还致力于促进欧洲研究,在科学事务方面为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建议,并促进跨学科和国际研究。[11]
发展历程
1985年,在巴黎举行的欧洲科学部长会议上,英国皇家学会提出了“欧洲科学院”的概念。[12]在英国皇家学会的倡导下,1987年,经过几年的非正式会议和调查,一群来自欧洲的科学家和学者:A.Burden(英国)、J.Canovas(西班牙)、H.Curien(法国)、M.Cappelletti(意大利)、D.Magnusson(瑞典)、B.Flowers(英国)、K.Glamann(丹麦)、T.Hagerstrand(瑞典)、 R. van Lieshout(荷兰), R. Mayntz(德国)、E. Seibold(德国)、J. Tits(法国)于12月在伦敦举行会议,就一个由科学和人文科学组成的基础广泛的欧洲学院的总体结构达成一致,并同意将该学院命名为“欧洲科学院”(英文名:Academia Europaea,简称:AE)。[5]1988年9月5日至6日,在剑桥彭布罗克和唐宁学院举行欧洲科学院成立的会议,会议决定科学院的成员资格不限于西欧国家,并选举阿诺德·伯根(Arnold Burgen)担任科学院院长,鲁德·范·利绍特(Ruurd van Lieshout)和大卫·马格努森(David Magnusson)担任科学院副院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