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生产

商品生产
商品生产[1][2][3]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商品生产。它是私有制基础上的最发达的商品生产。在社会生产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以交换为直接目的的物质资料生产。

特征

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普遍、最大量的现象。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表现为一个庞大的商品堆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买卖原则的支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不但劳动产品是商品,即使不是劳动生产出来的自然物质,如土地、原始森林、矿藏等等也可以成为商品;不但有形的物品可以是商品,连各种无形的东西如一个人的名誉、心灵也可以成为商品。特别是,人的劳动力也成了商品,这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最根本的特征。

劳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到资本主义企业里去劳动,劳动结束以后得到一定数量的酬劳。表面上看,工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但实际上,他出卖的并不是劳动,而是自己的劳动力。因为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只有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卖给资本家,资本家才能获得劳动力的使用权,工人才会给资本家劳动。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是人的身体中存在的、在劳动过程中发挥出来的智力和体力的总和。它只是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即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的社会条件下才成为商品。由于生产资料集中在资本家手中,劳动者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卖给资本家。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等于维持工人及其家庭所需的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有自己的特性,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即劳动,就是价值的创造过程。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后者可以大于前者。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所关心的,正是劳动力具有创造超出自身价值即创造剩余价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