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是指公众写给新闻媒体的公开信函,涵盖各种主题,包括反映情况、提出表扬、批评以及建议等。[1]它是上下级沟通的重要途径,也是新闻媒体与公众互动的象征。读者来信对于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提供政策执行反馈、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处理读者来信的方法多样,包括公开发布、内部传阅、回复或转交给相关部门处理。
发展历史
读者来信的传统始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马 克思、恩格斯在创办《新莱茵报》时就开始处理读者来信。[2]列宁曾将其称为“最好的政治晴雨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也注重通过读者来信传递信息。如今,这一传统在中国各大报纸、广播和电视节目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新闻价值与特点
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读者来信强调新闻价值,选择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的话题,追求时效性,并确保新闻要素齐全。尽管采用书信形式,但它是一种正式的新闻文体,而非私人通信。读者来信专栏已成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平台,同时也是政府与民众联系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