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云关

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图云关,为老贵阳九门四阁十四关之一,位于现今贵阳森林公园北门入口处。[1][2][3]人称“黔南首关”。[4]
“黔南首关”图云关始建于宋嘉泰元年(1201年),是古代贵阳东出湘桂的咽喉,[5][6]明代在图云关上修有楼亭馆所,清康熙四十年,又建关帝庙、可憩亭。[7]1938年10月,中国红十会救护总队连同中国医疗卫生中心和军医培训基地都辗转迁移到贵阳市东南郊的图云关。[8][9]1940至1942年是救护总队全盛时期,大小医疗队发展到150个,1944年冬,日寇进犯爆发黔南事变,难民纷纷逃难至贵阳,途经图云关,救护总队驻贵阳医疗队设立接待站,1945年底,救护总队撤离贵阳图云关,在重庆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合并办公,后迁南京。[8]
1999年图云关被列为“中国名园”,2001年,图云关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公园内矗立着几块抗战纪念碑,以及一处英国援华女医生的墓地。[8]

历史沿革

图云关始建于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年),原称图宁关,明时因关隘可通新添卫(今贵定)改称“新添关”,清初更名“油榨关”,到道光年间(1821年)改“图云关”至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