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超骧

黄花岗起义中的烈士
冯超骧(1880-1911),初名敬,字雨苍,一作郁庄,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黄花岗纪念碑载为福建南平)。义和团运动后至南京,入南洋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因病中辍。后至长门(今福建连江),入要塞炮术学校。毕业后至北京,经部试,名列第四,得协军校。旋回福建,任职闽江口炮台。1911年(宣统三年)春,得悉广州将有大举,乃赴香港,继抵广州。4月27日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后,参加攻打督署,奋勇当先,受伤十余处,于东辕门壮烈牺牲。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

人物生平

冯超骧[xiāng] (1880-1911),初名敬,字雨苍,一作郁庄,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黄花岗纪念碑载为福建南平)。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清帝屈辱求和,国势日弱,冯超骧绝意仕途,立志学武,游学金陵,考入南洋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其后,冯超骧因病回闽。病愈后,转入本省长门要塞炮术学堂学习,期间十分刻苦努力。毕业后回闽江口炮台任职。
1911年(宣统三年)春,冯超骧得悉广州将有大举,适逢林觉民福建招募革命同志,毅然辞别病重的父亲及妻子,与林觉民、林文等偕同赴港。
4月23日晚,冯超骧等继抵广州。4月26日早,冯超骧因事复去香港。4月27日,冯超骧再回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后,冯超骧参加攻打督署,战斗中奋勇当先。攻入署内后未发现两广总督张鸣岐,遂复杀出,与清水师兵遭遇,胸部中弹、受伤十余处,于东辕门壮烈牺牲,时年31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碑文刊载“冯超骧福建南平人”,名列第十六,是福建黄花岗十杰之一(按:有待商[qu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