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铭盘

清代书法家
朱铭盘(1852年—1893年),字曼君,原字日新,后改俶僴,江苏泰兴人,清朝时期的诗人、书法家和历史学家,“江苏五才子”之一。他擅长作诗和绘画,著有《桂之华轩诗集》等作品。朱铭盘师从张裕钊[1],书法技艺非常出色,尤其是他的魏体书法,所临摹的张猛龙碑和张黑女墓碑更是被誉为精妙绝伦,勒石后,备受珍视。他曾四次参加会试,但均未中。光绪八年(1882年),他随吴长庆前往朝鲜,光绪十四年,成为张明光幕僚[2]张謇周家禄邱心坦为友[3]。朱铭盘的学识渊博,尤其擅长史学,著有《晋会要》一百卷和《宋齐梁陈会要》等著作。他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旅顺去世。[4][5]

人物经历

朱铭盘幼年聪慧,好学不厌,博览群书,过目成诵。同治十三年(1874年),受两淮盐运使方浚颐之聘为记室。光绪二年(1876年),补廪。次年至浦口入吴长庆军为幕僚,与张謇、周家禄、丘履平为友。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随军入朝鲜。光绪十年(1884年),随军奉调赴奉天金州。次年,入江苏督学黄体芳幕。光绪十三年(1887年),继母蔡氏卒,丁忧回籍。次年,入张光前军幕。光绪十七年(1891年),以军功被保举为知州,未就。光绪十九年(1893年),卒于金州军中。[6]

书法

朱铭盘的书法技艺也非常出色,尤其是他的魏体书法,所临摹的张猛龙碑和张黑女墓碑更是被誉为精妙绝伦,勒石后,远近皆以为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