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鱼

鲽科鲽属的一种鱼类
碟鱼(拉丁学名:Pleuronectes platessa),即鲽鱼[2]是鲽科鲽属的一种鱼类。[7][4]其栖息在大约1m至100m的水域,偶尔在500m以下。幼鱼集中在浅水区生活,而成熟的鲽鱼则出现在较深的水域。其分布于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冰岛爱尔兰意大利等国家。[3]
鲽鱼呈扁平状,[6]较平滑。其最大体长为90-100cm,[3]通常体长为50-60cm。[9]其鳞片较小。眼睛后面有骨脊。上面棕色或绿棕色,有不规则分布的亮红色或橙色斑点。[3]有些也可能有较小的白点,尤其是当生活在沉积物有白色贝壳或鹅卵石地方时[9]下面是白色的。侧线笔直,胸鳍上方略弯曲。背鳍伸到眼睛。[8]嘴巴很小,有一排排牙齿,往往是磨牙状,上颚几乎接触下眼,下巴突出。鳍没有刺。位于盲侧的腹鳍最小。[1]
鲽鱼以各种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双壳类多毛类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沙鳗。鲽鱼常被捕捞,供人类食用。[3]其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各类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10]2022年,鲽鱼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的保护等级为无危(LC)。[3]

名称由来

鲽鱼的属名Pleuronectes来自于希腊语pleura(侧面鱼)+nekton(游泳者)。[8]因为鲽鱼向一侧倾斜游泳,所以使用来自拉丁语的种名platessa,意思扁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