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忌

南北朝时军事将领
裴忌(521年-594年),字无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南北朝时期南陈将领。祖父裴髦为南梁中散大夫,父亲裴之平为南梁费县侯、南陈赠仁威将军、光禄大夫。裴忌年少聪明,有见识和器量,涉猎不少书本,获时人称赞。早年出任南梁豫章王萧栋的法曹参军侯景之乱时,裴忌募兵随陈霸先征讨侯景,累立战功受封宁远将军,后奉命讨伐王僧智,妙计智取吴郡,夺城有功被授为吴郡太守。陈朝建立后,裴忌历任左卫将军、散骑常侍、司徒左长史、卫尉卿,封东兴县侯,食邑六百户。后因平定华皎叛乱有功,陈宣帝[]即位后,裴忌升任太府卿、都官尚书,改封乐安县侯,食邑一千户。太建北伐时,裴忌随吴明彻出征收复淮南,转任军师将军、豫州刺史,又再出兵进讨彭、汴,于吕梁战败。吕梁之战兵败后,裴忌为北周俘获,授以上开府之职。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裴忌在长安去世,年七十三。

概述

裴忌的祖父裴髦,曾为梁朝中散大夫。裴忌的父亲裴之平,风流倜傥,胸有谋略与大志。梁武帝普通年间,他跟随夏侯亶北伐,攻克并平定许多地方,因此被梁朝封为费县侯。后因平定衡州(今广东英德西部)的民变而受到梁武帝的重赏。裴忌卒于陈天康元年(566年),谥僖子。

经历

裴忌出身在一个官宦世家,充裕而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使他在少年时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广泛涉猎经史书籍,博闻强记。但他又不像一般人那样循规蹈矩,死啃书本,每每对阅过的书籍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并因此“为当时所称”。裴忌入仕之初为梁武帝第二子豫章王萧综的法曹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