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舍宫(法语:Palais de l'Élysée,英语:Élysée Palace),[2][1]是法国巴黎的一座古建筑,也是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府,是法国最高权力的象征。[3]爱丽舍宫的面积为1.1万平方米。[5]
1718年,埃夫勒伯爵建造了一座宅邸,[1]取名埃夫勒公馆。[10]后来,蓬巴杜夫人把它改建成洛可可风格的宫殿内饰。[10]1786年,[3]波旁夫人入住,并将法式公园改造成了英式花园。[1][11]在大革命的动荡中,这座宅邸几经转手,最后改名为爱丽舍宫。[1][3]1797年,爱丽舍宫被改建成一个公共公园。[1]19世纪之交,拿破仑的妹妹卡罗琳拥有并翻修了这座宫殿。[1]1815年,拿破仑在爱丽舍宫宣布退位。[3]1848年,拿破仑三世当选总统后,把爱丽舍宫改为皇宫。[3][1]1873年,麦克马洪选择爱丽舍宫作为总统府,并于5年后规定爱丽舍宫为法国的总统府。[10]二战期间,爱丽舍宫一度寥落;1947年,总统欧里奥勒入住后,重现生气。[12][13][14]从1958年戴高乐执政起,爱丽舍官才真正成为法国的决策中心,后来,这里一直是法国总统府。[3][13]从1989年开始,在每年9月份的欧洲遗产日,爱丽舍宫向公众开放参观。[6][7] 爱丽舍宫背倚一个2万多平方米的大花园,它的主楼是一座两层高的欧洲古典式石建筑,两翼为对称的两座两层高的石建筑,中间是一个宽敞的矩形庭院。宫内共有369间大小不等的厅室。[5][9][15]爱丽舍宫为洛可可时期的建筑风格,是华丽、细腻、高贵、典雅建筑的典范。[16]爱丽舍宫博物馆专门负责爱丽舍宫的开发与保护。收藏了超过120万张30年代摄影机照片,涉及整个摄影领域的历史、美学、技术、社会和文化层面。[17]
名称
爱丽舍宫在被建造之初,被称为埃夫勒公馆[10]或戴佛尔宫[18],在1786年波旁夫人入住之后该宫又被称为波旁大厦[3],大革命之后,该宫殿最终改名为爱丽舍宫[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