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村

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下辖镇
咸村之名始于唐末宋初,咸村原名桃源,咸源,涵源,涵村,隋唐前名桃源,…隋朝大业礼部天官朱福”朱一郎“即现咸村本地神朱公明王”土主““受隋帝敕封”,与居住在桃源的黄鞠易地而居,朱公迁入桃源后,开良田兴教育…,称(咸源,)李岳王入闽记载,…岳王霍林“霍童”住三日,直取咸源,由”提举“(官名相当五至三品”)朱文立,接待,次早越峻岭而上。…宋称(涵源)明称(涵村)至清雍正年间徐氏蔡氏迁人咸村后始有(咸村)出现。
早在新石器时代,咸村就有人类活动。经元衰,明重建,清扩充,几度波折变迁发展至今,当时衙署设在洋中。先始发展乡路要道川中至临溪芝田,后发展至洋中、巷里、宝坑、咸洋,因该区村舍多沿溪而建,又恰有八村,故雅称桃源八境。

文卫及其他基础

咸村镇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县级重点中学一 所,小学37所,集镇内有一小、二小、中心幼儿园,小学「四率」达省颁一类标准,中学综合比率名列全县前茅,「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镇除富濑、樟岗两个边远山区村未通公路外(富濑村正在实施造福搬迁工程),各行政村均实现通水、路、电、电视、电话,平原村庄实现闭路电视联网,卫生、邮电、服务等第三产业近几年来也蓬勃发展。境内有桃源观、文昌阁、闽东特委驻地、周政屏革命委员会旧址等历史文物和革命活动旧址,虎头山龙潭瀑布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正在开发,前景广阔。
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