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1998年正式组建,是新中国经济学科的重要奠基者和开拓者,是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国家“2011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和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学院前身最早可以溯源至1939年陕北公学设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室。1946年华北联合大学设立财经系,1947年改称经济学系。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命名组建后,成立经济系和经济计划系,此后调整为政治经济学系和计划统计系,1957年世界经济教研室成立。1978年人民大学复校,先后组建了政治经济学系、计划统计系、经济学研究所、经济学系、计划经济学系、国际经济系、国民经济管理系等,这些都是经济学院组成部分的前身。在2004年、2008年、2012年和2016年,四轮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名列全国第一;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连续四届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全国第一。2017年,理论经济学入选A类一流大学建设名单。2019年,经济学院重组改革。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下设经济学系、国际经济系、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设有2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点,9个博士点,“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中国经济”全英文硕士班、理论经济学硕博连读实验班等8个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拥有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 历史沿革
经济学院始创于1998年,享誉全国,实力强大。在2004年、2008年、2012年连续三次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名列全国第一。作为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理论重镇,这里创造出大批高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科研成果,在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引进与研究外国经济思想和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以及创建中国经济学学科体系、探索改革开放的理论与政策、培养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人才等方面,始终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