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玢

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二十子 延王
李玢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二十个儿子,生年不详,初名洄,[2]母亲是尚书右丞柳范的孙女柳婕妤。李玢仁爱有学问,开元十三年(725年)封为延王,十五年(727年)遥领安西大都护、[]西节度大使,[3]二十三年(735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兼河南牧,并改名为李玢,兴元元年,李玢[hōng]逝。李玢的后代有李[zhuō]王彭城郡王、秘书监同正员,李侹平阳郡王、殿中监同正员,李倞鲁国公,李偃荆国公,李优太仆卿,后裔李戒丕嗣延王。[4]

人物生平

李玢是唐玄宗的第二十个儿子,最初名叫洄。他的母亲是柳范孙,玄宗非常宠爱她,因此也十分宠爱李玢。李玢学问渊博,开元十三年,他被封为延王。十五年,被任命为安西大都护和碛西节度大使。二十三年七月,李玢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但其他职务保持不变,并改名为李玢。天宝十五年,玄宗到蜀地时,李玢带着三十六名家眷在路上迟迟未能赶到行在所,这让玄宗非常愤怒。幸亏汉中王李瑀上疏为李玢求情,最终允许他返回灵武。李玢在兴元元年去世。[3]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七·列传第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