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

山西芮城县的寺庙
城隍庙位于芮城南街,也是芮城博物馆所在地。宋大中祥符年间( 1008~1016 年)创建,明景泰六年( 1455 年)重修,清顺治三年( 1646 年)冬,寝殿被火毁重建,此后又经康熙 十年( 1671 年)、道光九年( 1829 年)的重修和咸丰元年( 1851 年)的增修。[1]
历经千年的兵火战乱和风雨剥蚀,集中了宋、元、清三代建筑风貌的城隍庙能保存至今,可谓一个奇迹。享亭为元代遗物,俗称“看台”,柱子粗矮,斗拱硕大,建筑形制粗犷而浑 厚,古朴的外貌具有浓厚的早期建筑特色,使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动荡不安的金元时期,匆忙粗 糙但不失精美的建筑工艺。[2]

概括介绍

献殿与享亭之间是东西厢房,左右对称,面阔九间,进深一间。献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外露四根明柱,前檐还有插廊,中部辟门通往大殿,卷棚顶,为清代所建。
最精彩的当属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柱头有卷刹,柱体有侧角,柱头斗拱为五铺作 双下昂形制。屋顶举折平缓,斗拱硕大,拱瓣清晰,为典型的宋代规制。歇山部分的“二龙戏珠”琉璃悬版为明代制作,富丽堂皇,端庄肃穆,琉璃鸱吻及琉璃脊饰色彩绚丽、精美绝伦,系古建筑中的罕见之作。大殿形制古朴典雅,雄伟壮观,虽经历代维修更换过少量构件,但大木构件 及斗拱仍为宋代遗物。它屹立在这组建筑群中间,仿佛一位贵夫人,那种雍容华贵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