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在克莱蒙、费朗、巴黎和里昂任管风琴师,1722年返回克莱蒙。与大库普兰一同代表法国大键琴学派的顶峰。他于1706年,1724年,1726-1727年出版了三部羽管键琴曲集(而大库普兰直到1713年到出版他的第一个羽管键琴Order。注:库普兰的大部分羽管键琴包含在27个Order之中),1740-1744年间出版了一部羽管键琴协奏曲集,此后他唯一创作过的羽管键琴曲为"La Dauphine"。1722出版《和声基本原理》,提出强调中心、基础低音、和弦根音位置及移位的原则,确立了主、属、下属3个基本和弦,为现代和声理论奠定了基础。1723年开始从事歌剧、舞剧创作。歌剧代表作用《卡斯托与波鲁》《达达努斯》,歌剧——芭蕾舞剧《殷勒的印度人》、《青春女神节》,以及芭蕾舞剧《一大盘》等。1750年出版有《和声原则例解》。拉莫作品全集在19世纪由圣-桑斯编订。但这个版本“为了适应钢琴的需要”,对原作装饰音的改动很多(参见“Jean-PhilippeRameau:His Life and Work“:[拉摩:他的生活和作品]),比较能反映曲目原始面貌的是Jacobi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