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敖(出生时间不详-公元前672年),姓芈,熊氏,名字是艰(也写作囏),在《左传・庄公十四年》和《楚辞・天问》里他被称为堵敖,《史记・楚世家》称他为杜敖,而且《史记》的一些版本中,“杜敖”还被写成“壮敖”或者“庄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1][2][3]
楚文王十五年(鲁庄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史记》误作楚文王十三年)六月十五日,楚文王去世,熊艰继位,史称楚堵敖(楚庄敖)。楚堵敖在位时整日飞鹰走狗、不务正业,不过在其统治期间,楚国国力因当时楚国整体发展趋势和部分大臣辅佐仍不断增强,即便他个人行为不检点,楚国发展也未停滞。楚堵敖三年(鲁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2年),楚堵敖想杀害弟弟熊恽,熊恽得知后逃至 随国(今湖北随州西北),并在随国人支持下联合随国人袭击并杀死楚堵敖,随后夺得国君之位,即楚成王。楚成王即位后,以熊艰“未尝治国,不成为君”为由,拒绝为其定谥号,也不以王礼安葬,还给他取了“堵敖”这一带有侮辱性的称呼,其生平主要记载在《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中。[1][2][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楚堵敖,亦作楚庄敖,芈[mǐ]姓,熊氏,名艰,是楚文 王之子。熊艰的母亲息夫人原是息国国君的夫人,楚文王灭亡息国后,将息夫人纳娶为妃,生有二子熊艰和熊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