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陵郡-抖音百科
零陵郡是中国古代设立的一个郡县,得名于舜帝的陵墓。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这里三面环水视,被视为是舜帝陵墓。因为“零”在中国文化中是最大的数字,所以把这个似陵的地方称之为零墓,就是最大的陵。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始设零陵县,西汉汉武帝征服南越以后,为了加强对南越地区的统治,随即在这一带建立起西汉中央政府领导的地方政权。汉武帝公元前124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置县级泉陵侯国,并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汉文帝末年公元前166年,长沙国因无嗣而国除,汉文帝析长沙国置零陵郡 ,郡治首先设在零陵县(今广西全州县咸水镇)。隋文帝589年改泉陵县改为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区。零陵郡的地理 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湖南省永州市及邵阳市、衡阳市的一部分。东汉时期移治泉陵县,唐朝废除了零陵郡。[1] 历史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零陵郡治迁至泉陵侯国,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泉陵县改为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城区。 零陵郡辖域最大时包括今湘中到湘西南到桂东北的永州、桂林、邵阳、衡阳、湘潭、娄底等地区。 永州,隋开皇(581一600)年初,将零陵郡改置永州总管府,旋废。大业(605—617年)复置零陵郡。唐武德四年(621)改置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