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12运输机

苏联1950年代研制的四发涡桨中型运输机
安-12运输机(俄语:Антонов Ан-12,[2]英语:Antonov An-12[1]),北约代号“幼狐”,是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一种四发涡桨军民两用中型运输机,由安-10民用机发展而来。[3][4]
1957年3月,安-12运输机首飞。[3]1959年,安-12运输机在苏联空军服役,其规格、尺寸、性能与同时期的美国C-130大力神运输机非常相似,被视为其对应版本。[3]20世纪60年代,中国从苏联购买了若干架安-12运输机,并计划在国内设置生产线。但随后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撤出技术援助,计划未能成行。[3]1973年,安-12运输机停产,生产数量超过900架,其中军用、民用均有涉及。[3]1975年,中国在该机型基础上仿制的运输机首飞成功。到1981年,中国完全具备独立制造安-12运输机的能力,并以运-8为投产的运输机命名,此后运-8的发展逐渐跳出安-12运输机的框架,并发展出独立的衍生型号和改进型号。[3]
安-12运输机翼长38.0米、机长33.1米、机高10.5米、空机重量35吨、最大巡航速度670公里/小时、最大载重量20吨、最大起飞总重61吨、最大载重航程400千米、最大油量航程5720千米、动力装置为4台涡桨发动机、发动机型号为伊伏琴柯AI-20K涡轮螺桨发动机(单台功率2942千瓦)。[4]安-12运输机机身尾部上翘,尾舱门放下为货桥,收起与左右两块壁板一起组成机尾舱门,其尾舱门可以在飞行中打开,进行空降和空投。[4]主要机型有安-12标准型(AN-12BP)、安-12客货混合型、安-12电子情报搜集机、安-12电子对抗型、安-12北极运输型等。[4]

简介

1956年首次试飞,1958年投入批生产并交付使用,1973年停产,总共生产约850架,其中军用型700多架,民用型100多架。安-12曾是苏联运输航空兵的主力,从1974年起逐渐被伊尔-76取代。安-12除供苏联本国军用和民用外,还向波兰印度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十多个国家出口100多架,其中大部分供军用,少量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