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山竹子

藤黄科藤黄属植物
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 Champ. ex Benth.)是藤黄科藤黄属植物,乔木或灌木,高5-15米,胸径可达30厘米;树皮深灰色。叶片近革质,长5-10厘米,宽2-3.5厘米;花小,单性,异株。浆果卵球形或圆球形,长2-4厘米,直径2-3.5厘米。花期4-5月,果期10-12月。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生长于平地、丘陵、沟谷密林或疏林中,海拔200-400(-1200)米。果可食,种子含油量60.7%,种仁含油量70%,木材可制家俱和工艺品;树皮含单宁3-8%,供提制[kǎo]胶。

形态特征

岭南山竹子为常绿乔木或灌木,高5-15米,胸径可达30厘米;树皮深灰色,老枝通常具断环纹。叶片近革质,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至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3.5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干时边缘反卷,中脉在上面微隆起,侧脉10-18对;叶柄长约1厘米。花小,直径约3毫米,单性,异株,单生或成伞形状聚伞花序花梗长3-7毫米。雄花萼片等大,近圆形,长3-5毫米;花瓣橙黄色或淡黄色,倒卵状长圆形,长7-9毫米;雄蕊多数,合生成1束,花药聚生成头状,无退化雌蕊雌花的萼片、花瓣与雄花相似;退化雄蕊合生成4束,短于雌蕊;子房卵球形,8-10室,无花柱柱头盾形,隆起,辐射状分裂,上面具乳头状瘤突。浆果卵球形或圆球形,长2-4厘米,直径2-3.5厘米,基部萼片宿存,顶端承以隆起的柱头。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平地、丘陵、沟谷密林或疏林中,海拔200-400(-1200)米。属阳性树,幼龄稍耐荫,壮龄喜光。天然下种繁殖力强,有萌芽能力。喜微酸性至酸性土壤,对肥力要求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