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石-抖音百科
柔石(1902年9月28日-1931年2月7日),原名赵平福,后改名赵平复,又名少雄,笔名柔石、金桥、赵璜、刘志清等,浙江宁海(今宁波市宁海县)人,中国作家、翻译家、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左联五烈士”之一。[3][1][2] 1918年,柔石考入浙一师,1921年加入由潘漠华、冯雪峰等人发起的“晨广文学社”,1927年秋,他应邀到宁海中学任教,1928年春被推举为县教育局局长;同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亭旁暴动失败,宁海中学被查封,柔石掩护了党组织负责人安全转移。柔石于1928年6月2日离乡赴上海,在那里结识了鲁迅,并同鲁迅共同创立“朝花社”,出版《朝花周刊》。[7][8]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大会在中华艺术大学秘密召开,柔石被选为执行委员,任常务委员兼编辑部主任。5月,柔石经冯雪峰、黄理文介绍,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8]1931年1月17日,柔石出席党内会议时因叛徒告密而被捕,2月7日被害于龙华,世人将其与李伟森、胡也频、殷夫、冯铿称为“左联五烈士”。[7] 柔石一生勤于笔耕,著述颇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中篇小说《三姊妹》和《二月》、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为奴隶的母亲》等。[1][8]1929年,经鲁迅介绍,为《语丝》看稿并校对。1930年,
他与冯雪峰一同协助鲁迅编辑的《萌芽月刊》在上海创办。[9]作为一个革命家,柔石积极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而且旗帜鲜明地参加了党内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斗争。[2]在柔石心里,鲁迅亦师亦友亦父,鲁迅对柔石的生活、写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柔石的小说创作 在题材、主题,甚至写作风格上都烙印着鲁迅的痕迹。[10]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