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测大师

玄奘的著名弟子之一
圆测大师(西元613~696年) 名文雅,是玄奘的著名弟子之一。他原是新罗国王孙,三岁出家,唐初来中国,十五岁受学于法常(西元五六七~六四五年)和僧辩(西元五六八~六四二年)。受戒后,住长安玄法寺。钻研“毗昙”、“成实”、“俱舍”、“婆沙”等论,玄奘去世(六六四年)以后,他就在西明寺继承玄奘弘传唯识教义(因此,后世唯识著作中称他为“西明”)。

生平概述

圆测大师[1],名文雅,是玄奘的著名弟子之一。他原是新罗国王孙,三岁出家,唐初来中国,十五岁受学於法常(西元五六七~六四五年)和僧辩(西元五六八~六四二年)。受戒後,住长安玄法寺。钻研《毗昙》、《成实》、《俱舍》、《婆沙》等论,及其注疏。在玄奘长安以前,圆测所学的内容已很丰富,并负盛名。西元六四五年玄奘回到长安,他就开始从玄奘受学。显庆三年玄奘徒居新建的西明寺,同时敕选名僧五十人同住,圆测也在其中。他在玄奘门下与慈恩寺窥基并驾齐驱。玄奘去世(六六四年)以後,他就在西明寺继承玄奘弘传唯识教义(因此,後世唯识著作中称他为“西明”)。他的《解深密经疏》大约就在此时写成。他性好山水,约六六八年,曾往居终南山云际寺,又在离寺三十馀里的地方,净修了八年。在地婆诃罗来到长安稍前,他回西明寺讲《成唯识论》。
地婆诃罗於仪凤初至垂拱末(西元六七五~六八七年)於两京东西太原寺及西京弘福寺译《大乘显识经》等十八部经论,敕召名僧十人襄助,圆测与薄尘、嘉尚、灵辩等同充证义。证圣元年(六九五年)实叉难陀在洛阳大内大遍空寺重译《华严经》,圆测应召前往协助讲译。经还未译完,即於万岁通天元年(六九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在洛阳佛授记寺去世。後在龙门香山寺北谷荼毗、起塔。他的弟子西明寺主慈善和大荐福寺胜庄等,分了一部分遗骨,葬在终南山丰德寺东岭上他曾经游历过的地方。宋政和五年(一一一五年)同州龙兴寺仁王院广越又从丰德寺分了一部分遗骨,葬在兴教寺玄奘法师塔左,与窥基塔相对,贡士宋复为作《塔铭》(见宋复撰“大周西明寺大德圆测法师舍利塔铭序”)。

现存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