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谷县-抖音百科
基本介绍
春秋时,为吴地西南隅边陲。楚庄王在其十三年(公元前601年)灭江北群舒,把楚国边界拓宽至江北滨,此地西南面接壤的江南地界,是“山处水行”、以其山居文化而异于华夏族和受华夏文化影响较深吴、楚二国的越国人占据的山地,西北面则是隔江与楚国相望。楚灵王四年(前537年)冬十月,楚发起多国部队伐吴,吴人曾在鹊岸(今铜陵市铜陵县与芜湖市无为县相对的江段中洲渚,鹊头在属铜陵的南支江岸,鹊尾在北支江岸)打败过楚国一支冒进的楚国孤军。公元前472年吴为越灭,是为越地;公元前334年楚又灭越,楚人按其悬地而治的传统,于此立县,其县名,盖因此地气候适合春天种植的早稻生长。该县的治所,今人按明清之交的学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多指称在今繁昌县的赭[zhě]圻城址,而据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则在今池州市主城区的范围内。楚人还在邻越国遗民的“保留地”(请允许编者借用美国给印地安人居留地的名称)边界,即今池州主城区西北部的十里长岗濒江处设南陵戍城,其名称意为此地朝南面对九华山脉的大山。当时,九华山脉为越遗民“保留地”,其主峰余脉诸峰的专有名称,因越人语言与楚人语言“待译而后通”的隔阂,楚人不得详知,故以山的普通名称“陵”统而称之。他们在九华山脉南边古泾县西北境所设的戍城称作“陵阳”,也是这么来的。由于境内多湿地丘陵,虽然幅员较广,但直东汉末年,其主官仍称“长”,人口、田亩不多。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以楚地分为故鄣(前人皆称“鄣郡”,北师大教授辛德勇力作《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应为“故鄣郡”)、会稽、九江三郡。春谷属九江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