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样

装饰花纹的总称
纹样,指用于器物或画面、建筑,以及服饰上的花纹,是装饰花纹的总称。[1]
纹样最早出现在原始时期,当时以抽象性的、符号性的几何纹样为主。夏商的青铜器纹饰表现着人与天的关系,以动物纹为媒介,祈求将人的意愿与天沟通,以期运用形式感达到某些心理效应。周朝的纹饰承袭商代,趋向简练。春秋战国的工艺品逐步转向实用,纹饰除了传统的鸟兽纹、抽象的几何纹,出现了以贵族生活为题材的镶嵌或刻纹的绘画性质的图像。唐代纹样题材以生活类居多,并且花卉纹样取代了动物纹样的主流地位。宋代工艺纹样重写实。明代纹样更倾向民俗大众风格。清代的纹样,保留了民族特点,吸取了中国国外工艺之长,花色品种和装饰风格产生了变化。[2]
纹样,是人类对自然万物、人文事物经过形象思维整合后的艺术再现,是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符号。[3]

历史沿革

原始社会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