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泉堡村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东小村镇辖村
神泉堡村是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东小村镇下辖村位于大同市阳高县中部,桑干河以北,大秦线以南,109国道与302,202省道道交汇于此,同时也是京大高速公路与202省道,大秦线的交汇处。西距大同市区50公里,北阳高县城45公里,与以上两地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交通非常之便利。往东约4公里与河北阳原县接壤,是进入河北的门户。

历史沿革

三地中,堡里建成时间最长,最老,是最初始的居民居住地,始建年代不详。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土堡,有南北两门,四周是高大厚实的堡墙。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鬼子和土匪的骚扰,几乎全部村民都居住于此。解放后,面对急剧增多的人口,一部分村民开始迁往沟东[]窑洞,建园子,逐渐在沟东形成了东堡。随着计划经济的开展,公路的修通,镇里逐渐在沟西开办了肉食食品供应公司,供销社,中学等。逐渐在沟西形成了一个经济中心,同时随着沟东土地的日渐捉襟见肘,一部分村民开始在沟西建房子,开土地,并最终形成了堡里,东堡,西堡的一村三堡的独特格局。
从堡里的古堡窑洞,到东堡的一半窑洞一半瓦房,再到西堡的完全瓦房,见证了这里的人们致富之路。
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三日,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来到神泉堡,住进地主高继荣家。高继荣家是一个典型的地主庄园,四面封闭,酷似古堡,这所住宅更是非常典型的陕北窑洞结构—“明五”“暗二”两厢六。当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汪东兴、江青住在“明五”,警卫和随从人员住“两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