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寺

中国历史遗迹
嵩阳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等地。在登封市,嵩阳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 年),后曾改为嵩阳观。在武汉市蔡甸区,嵩阳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 628 年),相传系唐太宗李世民敕造,由尉迟敬德督修。它曾四次遭毁,三度恢复重建,最后一次毁于 “文革” 期间。2010 年开始重修,如今已重建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藏经阁、钟楼、径廊、法务中心、流通中心、僧寮、斋堂、念佛堂、方丈室、广场、室外佛塔、办公楼等建筑。
武汉市蔡甸区的嵩阳寺坐落在龙霓山南麓脚下,占地面积 2679 亩,周边风景优美。[1]其仿唐建筑风格,黄色琉璃瓦在葱郁树木映衬下清净庄严。寺前有宽阔广场,立着 12 生肖华表和巨大石象。寺内有大雄宝殿、祖师殿、藏经阁、钟鼓楼、罗汉堂等,殿堂庙宇由九曲长廊连接,雕梁画栋。该寺不仅是佛教临济宗的场所,还是江汉平原的朝佛圣地,也是汉阳归元寺的前身。此外,还有关于大唐高阳公主的传说与之相关。[2]
嵩阳寺的重建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成为当地一处重要的宗教和旅游胜地。[3]

历史变迁

武汉索河嵩阳寺是唐代著名的皇家寺庙,也是湖北最早的皇家寺院。在历经三建三毁后,这座古寺重见天日,寺庙本身仿唐建筑风格,以嵩阳寺为核心形成的嵩阳寺文化旅游区,也成为当地一大重点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