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以石材为原材料而雕塑成狮子的具有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雕塑品,大门外一般都有一对石狮或铜狮,一般用来与建筑物搭配作为辟邪或装饰用,现存最早的石狮是东汉时高颐墓前的石狮。 来源
狮子被誉为“百兽之王”。不过狮子的原籍不在中国。东汉时,西域安息国王向中国献上了第一头狮子。从此,狮子便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了。也在这时,狮子开始被人们认识,也由此被人们雕刻成威武的建筑装饰品。
安息国,居和椟城,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与康居接,南与乌弋山离接。地方数千里,小城数百,户口胜兵最为殷盛。其东界木鹿城,号为小安息,去洛阳二万里。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献师子、符拔。符拔形似麟而无角。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jī]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十三年,安息王满屈复献师子及条支大鸟,时谓之安息雀。[1]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