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珍珠

球状碳酸钙沉积物
石珍珠,又称“蛋石”、“穴珠”,是一种在石灰岩洞穴内淡水环境中生成的球状颗粒。[1]小粒的燧石、砂或粘士,由于水的扰动,使核心不断滚动,并在周围逐渐沉淀碳酸钙,形成具有同心球结构[2]穴珠小的为鲕粒,大的呈球状和饼状。如果水持续滴落的话,穴珠会因为滚动时与地面互相摩擦使得表面变得极为光滑。[3]

形成条件

穴珠的形成需要洞底比较平坦的开阔浅水环境,积水深度较浅。间歇性的流水和机械沉积物是穴珠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洞顶的滴水不是必具条件。[4]

研究历史

穴珠在我国历史上有记载,晋至南北朝时期(公元265一581年)的《荆州记》和《水经注》中就有关于“石弹丸”和“石若丸”的描述,可能指的就是穴珠。[5]Hess(1929年)在研究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卡尔斯巴特洞穴中的鲡状物时,首次将其命名为Cave pear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