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甲

古代用棉织品制作的战衣
棉甲起源于元明时期,是以棉织品制成的古代战衣,用于保护身体。中国战场上火器兴起后,传统的重型铠甲防御效果大打折扣。于是,元代出现了外层是布料,内层关键部位装有铁片的布面甲,这就是棉甲的雏形。[1]到了明代,为了抵御火器,棉甲开始在内衬加装铁片,并用铜钉固定。而清军的棉甲最初是从明军缴获的,后来经过自身改良而产生的。[2]
棉甲制作简单,价格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此外,它还具有重量轻、对早期火器有一定防护能力(中弹伤势不重)等优点。[3]棉甲在古代战场上有一定的防护效果,具有保暖、轻便灵活、制作和维护简单、经济实惠等优点,但对火器的防护能力较弱,后来逐渐被先进的装备所取代。[4]

简介

棉甲分为两种,一种是明甲,直接将铁片或者铁丝网缝在内衬的棉袄上;另一种则是暗甲,在棉衣内侧用铜铆钉固定铁片,或铁丝网,更为高级的甲胄还要加上皮革等防御材料,如此一来,棉甲就成为一套复合盔甲了。棉甲制作容易,价格低廉,且不像传统重型铠甲需要量身定做,方便大批量生产,重量轻,对早期火器有很强的防护力(中弹伤的不重)。[3]

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