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乐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诗集
《室内乐》是乔伊斯于1907年出版的一部诗集,也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室内乐》收录三十六首短诗,自称是“自我表达”(espression of myself)。这些诗句多少代表乔伊斯一生的自传。诗集最初包括三十四首爱情诗,但在出版前又添加了两首诗,使得最终版本包含三十六首诗。

创作背景

这段时期是乔伊斯表现的叛逆,他常去都柏林的红灯区嫖妓,对生活充满了悲剧感。1922年出版的《尤利西斯》第十一章下半节还提到室内乐,布鲁姆想到“Chamber Music,Could make a kind of punon that……(室内乐,可以在......作为一种双关语)”。1939年乔伊斯在给高尔门的信中提到:“亲爱的,《室内乐》是你我青年时代的欲望的象征,是当时欲望的完美结束。我写它,是为了反抗我自己……”。但乔伊斯本人也承认,他并不喜欢《室内乐》,并说《都柏林人》每一页都比他的诗集精彩。乔伊斯在1906年向亚瑟·西蒙斯承认:“我不喜欢《室内乐》这个标题的原因是它太自满了。我更希望一个标题能够拒绝这本书,但又不完全贬低它。”尽管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这个标题指的是尿液在夜壶中叮当作响的声音,但这是后来乔伊斯的修饰,给他的标题增添了一种朴实的感觉,这个标题最初是由他的兄弟斯坦尼斯劳斯建议的。

作品赏析

乔伊斯最初是位诗人。《室内乐》是他的处女作。评论界对它似乎已盖棺定论了,比如整部诗歌的传统性、传统的格律和音韵、传统的意象结构等。诗集的音乐性也是评论界众口一词、津津乐道的。这得力于乔伊斯的音乐才具和天分。依诗人自己的说法,每首诗皆可诉诸曲谱。诗的风格上承袭了19世纪浪漫主义格调,却不失于多愁善感。还有内容上的整体性,即“爱情的演变和心灵的旅程这两条线索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构成了整部诗集的情感基调,与整部诗集在结构上形成艺术上的某种和谐与统一。且该诗集在文体风格上与乔伊斯的小说如《尤利西斯》有天壤之别。前者当属清新、明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