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

南唐时期大臣
周宗(约876年—956年),字君太,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大臣、外戚,大小周后的父亲。周宗出生的日子于史不详,仅知其享年七十余岁,去世时正值后周伐南唐。南唐投降后周称臣,为周宗的生年划定了一个范围。其生年大致处于保大十四年(956年)至交泰元年(958年)之间。初任昪州牙吏,后投奔南吴权臣徐知诰(日后的南唐开国君主李昇)麾下,支持南唐建立。历任内枢使、同平章事宣州节度使等要职。李璟继位后留守东都,年老以司徒致仕,归于金陵,病逝于家中。[1]

人物生平

吴国年间

唐朝末年,当地大乱,周宗年幼失去双亲,家贫。唐亡后,广陵城地区为吴国主要控制,且吴以广陵为治所。期间,周宗效力吴国摄政徐温养子将领徐知诰为给使。因擅长摈相和辞令,被署为牙吏,出使四方,成为徐知诰心腹。
顺义七年(927年),徐温薨于金陵时,周宗也在金陵。徐温最年长的在世亲生儿子、徐知诰的养弟徐知询正在为实际继承徐温的吴国至高摄政地位与徐知诰争权,叫周宗通知当时在广陵为吴王杨溥(此后不久即从徐温遗表称帝)少摄政的徐知诰说:处理政务更重要,不需要前来奔丧。周宗猜到这并非徐知询本意,坚持徐知询把这个意向写成手札,徐知询以无暇相辞,周宗就从衣袖里拿出笔和纸,求徐知询写手札,徐知询只得写了。当徐温的其他亲子为徐知诰不来奔丧而责怪他时,周宗将徐知询写的手札给他们看,徐知询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