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英文名:Jiangcheng Hani and Yi Autonomous County;简称:江城县),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位于云南省南部,与越南奠边省莱州省老挝丰沙里省接壤,东西横距112公里,南北纵距64公里,全县面积3544.38平方公里。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常住人口111033人[c],辖5镇2乡,6个居民委员会,48个村民委员会,621个村民小组[a],人民政府驻地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烈大街98号。[1][8][2][10]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因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三江环绕而得名。[2]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域,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境内有澜沧江红河两个水系,有补远江(曼老江)、李仙江、勐野江3江,较大河流30条,小河涧200条以上。[2]西汉时,今江城县属哀牢国辖地。东汉永平十二年(69)后,江城县地属永昌郡管辖。南诏设置银生节度,所辖河普川为今江城之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平滇后,改元江路为元江府,今江城县境把边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地区分别归属元江府和车里军民总管府(后改车里军民宣慰司)管辖。雍正十年(1732),在元江府下设他郎厅,今江城县境分属元江府他郎厅和普洱府宁洱县管辖。1950年,江城县成立人民政府。1954年,江城县改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区;1955年,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区改称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1]
2024年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88亿元。[12]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曾获得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20年度云南省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等奖项。[13][14][15]其主要景点有十层大山勐烈湖湿地公园、山神庙丫口阻击战遗址等;地方特产有香软米火烧牛干巴、江城大黄鱼等。[5][6]

名称由来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因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三江环绕而得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