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乾(497年-533年),字乾邕,籍贯河北景县,是北魏时期的重要大臣,出身名门,为东冀州刺史高翼的长子,同时也是司徒高敖曹的兄长。[1]
高乾性格豁达,轻视财物而重情重义,广泛结交江湖豪杰。其仕途始于员外散骑侍郎,后逐步晋升至员外散骑常侍。在北魏孝庄帝还是藩王时,高乾便已暗中与其建立深厚交情。[1]
孝庄帝派遣右仆射元罗前往三齐地区安抚民心时,高乾与其兄弟相继归降。朝廷因此任命高乾为给事黄门侍郎,并兼任武卫将军。然而,由于尔朱荣对高乾过去的某些行为持有异议,认为他不适合再担任要职,孝庄帝遂采纳了尔朱荣的建议,让高乾辞官归乡。归乡后,高乾开始招募勇士,以射猎为乐。尔朱荣去世后,高乾迅速赶往洛阳。孝庄帝随即任命他为侍中,并加封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负责镇守河北。同时,还任命其弟高乾昂为通直散骑常侍、平北将军,两人一同回乡招募乡亲,形成内外呼应之势。孝 庄帝亲自在河桥上为他们送行,举杯指着河水说:“你们兄弟乃冀州豪杰,能让士兵们舍生忘死。若京城有变,你们可在河上扬起尘土为信号。”高乾含泪接受诏令,而乾昂则拔剑起舞,誓言以死报国。[1]
公元533年3月,孝武帝因不甘受制于高欢,欲联合高乾对付高欢。然而,高乾担心政变会波及自身,并未答应。孝武帝因此责备高乾背叛皇权,最终下令赐死高乾。公元534年,为表彰高乾的功绩与忠诚,朝廷追赠其为使持节、太师、录尚书事、冀州刺史,并赐予“文昭”的谥号。[2]
人物生平